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步态异常

异常步态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9-28
一、异常步态的概述
 
步态是人体行走时的姿势和动态特征,正常的步态需要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以及感觉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当这些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就可能导致异常步态的出现。异常步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和日常生活,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重要信号。
 
二、常见的异常步态
 
  1. 偏瘫步态
    • 特点:偏瘫步态多见于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等)患者。患侧下肢表现为伸肌协同运动模式,即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屈、内翻。在行走时,患侧下肢支撑相缩短,脚跟着地困难,常以足尖或前脚掌外侧着地,随后整个脚掌拍地。在摆动相,膝关节不能正常屈曲,呈现划圈样动作向前摆动。同时,上肢也会有相应的异常,如肩部下沉、肘部屈曲、前臂旋前,且上肢摆动减少。
    • 病因:主要是由于大脑半球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脑外伤等,破坏了大脑对肢体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机制,导致患侧肢体肌肉力量、肌张力和运动协调性出现异常。
    • 影响:这种步态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速度、稳定性和平衡能力,增加了跌倒的风险,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诊断意义:偏瘫步态是脑血管疾病等大脑半球损伤的典型表现,一旦发现这种步态,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存在脑部病变,进一步引导进行脑部影像学等检查。
    • 康复措施:康复治疗包括患侧下肢的肌力训练(如股四头肌、胫前肌等肌肉的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改善膝关节和踝关节屈伸功能)、平衡训练(提高患侧下肢支撑能力和整体平衡能力)以及步态训练(纠正划圈样动作)。
  2. 剪刀步态
    • 特点:剪刀步态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行走时两腿交叉前行,形似剪刀。髋关节内收、内旋,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跖屈。步幅小且行走速度慢,在行走过程中容易失去平衡。
    • 病因:常见于脑性瘫痪患者,尤其是痉挛型脑性瘫痪。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使下肢肌肉的牵张反射亢进,内收肌群紧张度过高。脊髓疾病(如脊髓损伤、脊髓空洞症等)影响下肢运动控制时也可能出现。
    • 影响:患者行走困难,活动范围受限,且由于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 诊断意义:剪刀步态是脑性瘫痪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响下肢运动的重要特征,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或脊髓损伤等问题。
    • 康复措施:康复重点在于降低下肢肌张力,可采用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牵伸训练),增强较弱肌肉(如外展肌群)的力量以平衡肌肉力量,同时进行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并借助矫形器纠正双腿交叉的情况。
  3. 慌张步态
    • 特点:慌张步态多见于帕金森病患者。患者行走时身体前倾,头部和躯干向前弯曲,步伐小而快,步频加快,有向前冲的趋势,难以迅速止步或改变方向。上肢摆动减少或消失,双下肢略显僵硬,转身困难。
    • 病因:帕金森病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 - 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脑内多巴胺含量减少,影响基底节对运动的调节功能,引起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迟缓等症状,慌张步态是其典型的运动障碍表现之一。
    • 影响:患者的行走安全性大大降低,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事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范围。
    • 诊断意义:慌张步态是帕金森病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发现这种步态有助于医生高度怀疑帕金森病的诊断,进而进行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确诊。
    • 康复措施: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还可采用物理治疗手段(如深部脑刺激)来缓解症状,改善慌张步态。
  4. 跨越步态
    • 特点:跨越步态是由于下肢存在障碍,患者在行走时为避免脚部与地面障碍物(可能是实际存在的,也可能是感觉上的,如足下垂患者感觉脚部有障碍)而过度抬高下肢,表现为高抬腿动作。支撑相下肢支撑正常或稍有异常,主要是摆动相的高抬腿特征明显。
    • 病因:常见于腓总神经损伤导致的足下垂患者,腓总神经损伤后胫前肌等足背伸肌麻痹。也可能是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下肢感觉障碍,使患者感觉下肢有异常物体阻碍行走。
    • 影响:行走效率低,容易疲劳,且由于抬腿过高,可能导致身体重心不稳,增加跌倒风险。
    • 诊断意义:跨越步态是腓总神经损伤或下肢感觉障碍相关疾病的典型表现,有助于医生判断下肢神经功能是否正常,为进一步检查提供方向。
    • 康复措施:对于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包括神经修复治疗(药物促进神经再生、物理治疗刺激神经功能恢复)和踝关节背伸肌的肌力训练(如弹力带抗阻训练)。对于感觉障碍引起的跨越步态,需先治疗原发病,同时进行感觉再教育训练。
  5. 摇摆步态(鸭步)
    • 特点:摇摆步态患者行走时身体左右摇摆幅度较大,如同鸭子走路。这是因为骨盆带肌肉无力,特别是臀中肌和臀小肌力量薄弱,在单腿支撑相时,对侧骨盆会下降,为了保持身体平衡,患者会通过身体向支撑侧倾斜、摆动来代偿。
    • 病因:多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这是一种遗传性肌肉疾病,会导致肌肉逐渐萎缩、无力。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者如果臀部肌肉受累也可能出现。
    • 影响:行走不稳,平衡能力差,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且随着病情发展,行走困难会逐渐加重。
    • 诊断意义:摇摆步态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或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臀部肌肉受累)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医生考虑到这些疾病的可能性,进而进行相关的诊断检查(如肌肉功能检查、基因检测等)。
    • 康复措施:康复治疗主要针对臀部肌肉力量进行训练,如侧卧抬腿练习,同时进行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以提高行走稳定性,减少身体摇摆幅度。
  6. 踮脚尖步态
    • 特点:踮脚尖步态表现为行走时主要以足尖着地,足跟很少或几乎不着地。踝关节处于过度跖屈状态,膝关节可能有轻微屈曲以适应这种姿势。步幅小,速度慢,身体重心向前移。
    • 病因:常见于跟腱挛缩患者。跟腱挛缩可能是由于长期制动(如骨折后长时间石膏固定)、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栓系综合征等)导致跟腱短缩,限制了踝关节的背伸功能。
    • 影响:行走不便,容易疲劳,长期踮脚尖行走可能导致足部畸形进一步加重,还可能影响膝关节、髋关节等下肢关节的健康。
    • 诊断意义:踮脚尖步态是跟腱挛缩或相关疾病(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脊髓栓系综合征等影响踝关节背伸功能)的重要表现,有助于医生判断踝关节功能受限情况及可能的病因。
    • 康复措施:对于轻度跟腱挛缩引起的踮脚尖步态,可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跟腱牵伸训练(面对墙壁站立,双手扶墙,双脚与肩同宽,将患侧脚的后跟尽量向后拉)。如果挛缩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跟腱延长术),术后结合康复训练恢复踝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和行走步态。
  7. 共济失调步态
    • 特点:共济失调步态表现为行走时步伐不规则,步幅大小不一,双脚间距增宽,身体摇晃不稳。患者难以准确控制肢体的运动方向和力度,如同醉酒后的步态,且闭眼时这种不稳会更加明显。
    • 病因:常见于小脑疾病患者,如小脑梗死、小脑出血、小脑肿瘤等,因为小脑负责调节躯体平衡、协调随意运动,病变时其功能被破坏。脊髓后索病变(如脊髓痨等)影响本体感觉传导时也会出现类似步态,本体感觉对维持身体平衡和正常运动控制非常重要。
    • 影响:行走安全性低,容易摔倒,严重影响患者的独立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 诊断意义:共济失调步态是小脑疾病或脊髓后索病变的典型表现之一,出现这种步态会促使医生重点考虑这些疾病的可能性,进而进行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如小脑功能测试、脊髓影像学检查等)来确诊。
    • 康复措施:康复治疗包括平衡训练(如在平衡板上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如在不同质地地面或障碍物上行走)和步态训练(通过视觉反馈如在镜子前行走来纠正步伐和肢体运动)。
  8. 拖曳步态
    • 特点:拖曳步态表现为在行走时,一侧下肢或双下肢有拖曳的动作,像是拖着脚走路。在摆动相,下肢向前摆动不充分,足尖或前脚掌擦地前行。可能伴有下肢肌肉力量减弱、关节活动度受限等情况。
    • 病因:常见于坐骨神经损伤患者,坐骨神经支配下肢大部分肌肉运动和感觉功能,损伤后所支配肌肉功能受损,导致下肢力量不足。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坐骨神经、坐骨神经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
    • 影响:行走速度慢,步幅小,容易疲劳,且由于下肢拖曳,可能会磨损鞋子,影响美观和行走的舒适性。
    • 诊断意义:拖曳步态是坐骨神经损伤或坐骨神经受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重要表现,有助于医生判断下肢神经是否受损以及可能的病因,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 康复措施:康复治疗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同时进行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如股四头肌、胫前肌等肌肉的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尤其是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训练)来改善下肢运动功能,纠正拖曳步态。
  9. 间歇性跛行步态
    • 特点:间歇性跛行步态是指患者在行走一定距离(通常较短)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迫使患者停止行走,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再次行走又会重复出现上述症状。在行走过程中,步幅逐渐减小,行走速度减慢,直到不得不停下来。
    • 病因:主要与下肢血管性疾病有关,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这些疾病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使下肢肌肉在行走时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出现缺血性疼痛和功能障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也可能出现,是因为椎管狭窄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下肢神经功能障碍。
    • 影响:严重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影响日常生活中的行走需求,如散步、购物等活动。
    • 诊断意义:间歇性跛行步态是下肢血管性疾病或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表现,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存在下肢血管或椎管的问题,进而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如血管造影、腰椎磁共振成像等)来确诊。
    • 康复措施:对于下肢血管性疾病引起的间歇性跛行步态,康复治疗包括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的措施(如运动疗法中的间歇性跛行锻炼,即行走至出现症状时休息,然后继续行走,逐渐增加行走距离;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病情可采取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同时进行腰部肌肉力量训练和下肢功能训练。
  10. 肌无力步态
 
  • 特点:肌无力步态表现为下肢肌肉力量普遍较弱,行走时步幅小,步伐缓慢。在支撑相时,下肢可能会出现颤抖,因为肌肉难以承受身体的重量。在摆动相,下肢向前摆动无力,可能需要借助上肢摆动或身体前倾的力量来带动下肢摆动。
  • 病因:多见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 - 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导致肌肉收缩无力。进行性肌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也会出现。
  • 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逐渐下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容易疲劳,活动范围受限。
  • 诊断意义:肌无力步态是重症肌无力或进行性肌病等疾病的重要表现,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肌肉力量不足以及可能的病因,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检查(如肌肉活检、血清抗体检测等)。
  • 康复措施:康复治疗重点在于增强肌肉力量,可采用渐进性抗阻训练(针对不同肌肉群,从较小阻力开始逐渐增加强度),同时进行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以提高行走稳定性和效率。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肌无力,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来控制病情。
 
异常步态种类繁多,每种都与特定的病因相关,并且对患者的行走能力、生活质量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准确识别异常步态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317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