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常见的16种异常步态?
发布时间:2024-09-28
一、偏瘫步态
- 特点
- 偏瘫步态是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等)导致一侧肢体偏瘫后的典型步态。患侧下肢在行走时表现为伸肌协同模式,具体为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屈、内翻。在支撑相,患侧下肢支撑时间缩短,且由于足下垂和内翻,脚跟着地困难,常以足尖或前脚掌外侧着地,然后整个脚掌拍地。在摆动相,由于膝关节不能正常屈曲,患侧下肢呈现划圈样动作,以代偿向前摆动。
- 与疾病关联
- 主要与大脑半球病变引起的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有关,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脑外伤等疾病,这些疾病破坏了大脑对肢体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机制,导致患侧肢体肌肉力量、肌张力和运动协调性出现异常。
- 康复治疗意义
- 在康复治疗中,针对偏瘫步态需要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包括患侧下肢的肌力训练,如股四头肌、胫前肌等肌肉的力量增强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改善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功能;平衡训练,提高患侧下肢的支撑能力和身体的平衡能力;以及步态训练,纠正划圈样动作,促进正常步态的恢复。
二、剪刀步态
- 特点
- 剪刀步态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在行走时两腿交叉前行,形如剪刀。具体来说,髋关节内收、内旋,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跖屈。这种步态的步幅小,行走速度慢,患者在前进过程中双脚向内交叉,容易失去平衡。
- 与疾病关联
- 常见于脑性瘫痪患者,尤其是痉挛型脑性瘫痪。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下肢肌肉的牵张反射亢进,肌肉张力过高,特别是内收肌群紧张,从而使双下肢出现这种特殊的交叉步态。此外,脊髓疾病(如脊髓损伤、脊髓空洞症等)影响到下肢运动控制时,也可能出现剪刀步态。
- 康复治疗意义
- 康复治疗重点在于降低下肢肌张力,可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热敷、按摩、牵伸训练等,缓解肌肉紧张。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肌肉力量训练,增强较弱肌肉的力量,以平衡肌肉力量。还需要进行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通过辅助器具(如矫形器)来纠正双腿交叉的情况,逐步恢复正常的行走模式。
三、慌张步态
- 特点
- 慌张步态多见于帕金森病患者。患者在行走时身体前倾,头部和躯干向前弯曲,步伐小而快,步频加快,有向前冲的趋势,难以止步。上肢摆动减少或消失,双下肢在行走时略显僵硬,转身困难。
- 与疾病关联
-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 - 纹状体通路。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脑内多巴胺含量减少,从而影响了基底节对运动的调节功能。这种神经递质的失衡使得患者出现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迟缓等症状,慌张步态就是其典型的运动障碍表现之一。
- 康复治疗意义
- 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如进行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如在有标记的道路上行走,按照规定的步幅和步频进行训练,以改善患者的步态。同时,物理治疗(如深部脑刺激等辅助治疗手段)也有助于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进而改善慌张步态。
四、跨越步态
- 特点
- 跨越步态是由于下肢存在某种障碍,患者在行走时为了避免脚部与地面的障碍物(可能是实际的物体,也可能是患者感觉上的障碍,如足下垂患者感觉脚部像有东西阻挡)而过度抬高下肢,呈现出跨越的动作。在支撑相,下肢支撑正常或稍有异常,主要表现在摆动相的高抬腿动作。
- 与疾病关联
- 常见于腓总神经损伤导致的足下垂患者。腓总神经损伤后,胫前肌等足背伸肌麻痹,导致足下垂,患者为了使脚部能够顺利通过地面而不被绊倒,就会采用跨越步态。此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下肢感觉障碍,使患者感觉下肢有异常物体阻碍行走时,也可能出现这种步态。
- 康复治疗意义
- 对于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包括神经修复治疗(如药物促进神经再生、物理治疗刺激神经功能恢复等),同时要进行踝关节背伸肌的肌力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以改善足下垂状况,从而纠正跨越步态。对于感觉障碍引起的跨越步态,需要先治疗原发病,同时进行感觉再教育训练,提高患者对下肢的感知能力。
五、摇摆步态
- 特点
- 摇摆步态又称为鸭步。患者在行走时,身体左右摇摆幅度较大,像鸭子走路一样。这是因为骨盆带肌肉无力,特别是臀中肌和臀小肌力量薄弱,导致在行走过程中,骨盆不能有效地维持稳定。在单腿支撑相时,由于肌肉无力,对侧骨盆会下降,为了保持身体平衡,患者会通过身体向支撑侧倾斜、摆动来代偿。
- 与疾病关联
- 多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这是一种遗传性肌肉疾病,主要影响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肌肉逐渐萎缩、无力。此外,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者如果臀部肌肉受累,也可能出现摇摆步态。
- 康复治疗意义
- 康复治疗主要是针对臀部肌肉力量进行训练。例如,进行侧卧抬腿练习,以增强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力量。同时,还需要进行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提高患者在行走时的稳定性,减少身体的摇摆幅度。
六、踮脚尖步态
- 特点
- 踮脚尖步态表现为患者在行走时主要以足尖着地,足跟很少或几乎不着地。踝关节处于过度跖屈状态,膝关节可能会有轻微的屈曲以适应这种姿势。整个身体重心向前移,行走时步幅较小,速度相对较慢。
- 与疾病关联
- 常见于跟腱挛缩患者。跟腱挛缩可能是由于长期制动(如骨折后长时间石膏固定)、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栓系综合征等)导致跟腱短缩,限制了踝关节的背伸功能,从而使患者只能踮脚尖行走。
- 康复治疗意义
- 对于跟腱挛缩引起的踮脚尖步态,如果是轻度挛缩,可以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跟腱牵伸训练。患者可以面对墙壁站立,双手扶墙,双脚与肩同宽,将患侧脚的后跟尽量向后拉,以拉伸跟腱。如果挛缩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跟腱延长术,术后再结合康复训练,恢复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和正常的行走步态。
七、共济失调步态
- 特点
- 共济失调步态表现为行走时步伐不规则,步幅大小不一,双脚间距增宽,身体摇晃不稳。患者在行走过程中难以准确控制肢体的运动方向和力度,像是醉酒后的步态。在闭眼时,这种不稳的步态会更加明显,因为视觉对平衡的代偿作用消失。
- 与疾病关联
- 常见于小脑疾病患者,如小脑梗死、小脑出血、小脑肿瘤等。小脑主要负责调节躯体平衡、协调随意运动。当小脑发生病变时,其对肢体运动的协调和平衡功能受到破坏,导致共济失调步态。此外,脊髓后索病变(如脊髓痨等)影响本体感觉传导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步态,因为本体感觉对于维持身体平衡和正常的运动控制也非常重要。
- 康复治疗意义
- 康复治疗包括平衡训练,如在平衡板上进行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本体感觉训练,如使用不同质地的地面或障碍物让患者行走,刺激本体感觉神经末梢,增强本体感觉;同时,还需要进行步态训练,通过视觉反馈(如在镜子前行走)来纠正不规则的步伐和肢体运动。
八、拖曳步态
- 特点
- 拖曳步态表现为在行走时,一侧下肢或双下肢有拖曳的动作,好像拖着脚走路。在摆动相,下肢向前摆动不充分,足尖或前脚掌擦地前行。这种步态可能伴有下肢肌肉力量减弱、关节活动度受限等情况。
- 与疾病关联
- 常见于坐骨神经损伤患者。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支配下肢的大部分肌肉运动和感觉功能。当坐骨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的肌肉功能受损,导致下肢力量不足,从而出现拖曳步态。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坐骨神经、坐骨神经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这种步态。
- 康复治疗意义
- 康复治疗首先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同时,要进行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如股四头肌、胫前肌等肌肉的训练,提高下肢的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也很重要,尤其是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训练,以改善下肢的运动功能,纠正拖曳步态。
九、间歇性跛行步态
- 特点
- 间歇性跛行步态是指患者在行走一定距离(通常较短)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迫使患者停止行走,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再次行走又会重复出现上述症状。在行走过程中,步幅逐渐减小,行走速度减慢,直到不得不停下来。
- 与疾病关联
- 主要与下肢血管性疾病有关,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这些疾病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使下肢肌肉在行走时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出现缺血性疼痛和功能障碍。此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也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步态,这是因为椎管狭窄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下肢神经功能障碍,在行走时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 康复治疗意义
- 对于下肢血管性疾病引起的间歇性跛行步态,康复治疗包括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的措施,如运动疗法(如间歇性跛行锻炼,即患者行走至出现症状时休息,然后继续行走,逐渐增加行走距离)、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可能需要根据病情采取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同时进行腰部肌肉力量训练和下肢功能训练,以改善间歇性跛行步态。
十、肌无力步态
- 特点
- 肌无力步态表现为下肢肌肉力量普遍较弱,行走时步幅小,步伐缓慢。患者在支撑相时,下肢可能会出现颤抖,因为肌肉难以承受身体的重量。在摆动相,下肢向前摆动无力,可能需要借助上肢摆动或身体前倾的力量来带动下肢摆动。
- 与疾病关联
- 多见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神经 - 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导致肌肉收缩无力。此外,一些进行性肌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也会出现肌无力步态。
- 康复治疗意义
- 康复治疗重点在于增强肌肉力量。针对不同的肌肉群,可以采用渐进性抗阻训练,从较小的阻力开始,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同时,要进行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提高患者在行走时的稳定性和效率。此外,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肌无力,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来控制病情。
十一、前冲步态
- 特点
- 前冲步态与慌张步态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患者在行走时身体向前倾斜,有向前冲的趋势,但步幅相对较大,速度较快。这种步态可能伴随着下肢肌肉紧张度的增加,患者在行走过程中难以控制自己的步伐,有突然加速向前冲的感觉。
- 与疾病关联
- 常见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多系统萎缩等。多系统萎缩是一种累及多个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除了影响运动系统外,还可能涉及自主神经系统、小脑系统等。在运动方面,其病变会影响到大脑对下肢运动的控制,导致前冲步态的出现。
- 康复治疗意义
- 康复治疗类似于慌张步态的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中的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等。通过训练来提高患者对下肢运动的控制能力,降低肌肉紧张度,改善前冲步态。同时,针对多系统萎缩患者的其他系统受累情况,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综合治疗。
十二、足内翻步态
- 特点
- 足内翻步态表现为在行走时,足向内翻转,足跟内翻,足前部内收。这种步态会导致患者行走时外侧鞋底磨损严重。在支撑相,由于足内翻,足的外侧缘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引起足部疼痛和不适。在摆动相,足内翻可能会影响下肢的正常向前摆动,需要额外的力量来克服这种畸形带来的阻碍。
- 与疾病关联
- 常见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这是一种先天性足部畸形,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足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发育异常所致。此外,脑性瘫痪患者、脊髓损伤患者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果影响到下肢神经对足部肌肉的支配,也可能出现足内翻步态。
- 康复治疗意义
- 对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早期可采用手法矫正、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方法,后期如果畸形严重可能需要手术矫正。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足内翻步态,康复治疗包括使用矫形器,如足内翻矫形鞋垫或矫形鞋,来纠正足内翻畸形;同时进行足部肌肉力量训练,特别是针对足外翻肌肉的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平衡足部肌肉力量,改善足内翻步态。
十三、足外翻步态
- 特点
- 足外翻步态与足内翻步态相反,表现为足跟向外倾斜,足内侧缘降低,足弓变低平甚至塌陷。在行走时,足的内侧鞋底磨损较多。在支撑相,足的内侧承受较大压力,容易导致足弓疼痛、扁平足等问题。在摆动相,足外翻也会影响下肢的正常摆动,并且可能与下肢的力线异常有关。
- 与疾病关联
- 足外翻步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先天性因素如遗传、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相反畸形等可能导致足外翻。后天性因素包括不良的站立或行走姿势(如长期外八字行走)、肥胖、鞋子不合适等,这些因素会逐渐改变足部的结构,导致足外翻步态。此外,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到足部肌肉平衡时,也可能出现足外翻步态。
- 康复治疗意义
- 康复治疗包括使用矫形鞋垫或矫形鞋来提供足弓支撑,纠正足跟的外翻角度。同时,进行足部肌肉锻炼,如强化足部内侧肌肉的训练,以平衡足部肌肉力量。对于因肥胖引起的足外翻,还需要控制体重,减轻足部的压力。对于姿势不良引起的足外翻,要纠正不良姿势,如通过练习正确的站立和行走姿势来改善足外翻步态。
十四、短腿步态
- 特点
- 短腿步态是由于双下肢长度不一致导致的。患者在行走时,短腿一侧的骨盆会代偿性地下降,以试图使双脚能够同时着地。在摆动相,短腿一侧的下肢向前摆动速度可能会加快,步幅可能会减小,而长腿一侧则步幅较大。整个身体在行走过程中会向长腿一侧倾斜,以保持平衡。
- 与疾病关联
- 双下肢长度不一致可能是由于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骨折后愈合不良、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等原因引起。这些因素导致一侧下肢短于另一侧,从而出现短腿步态。
- 康复治疗意义
- 对于短腿步态,如果双下肢长度差异较小,可以通过鞋垫或矫形鞋来弥补长度差,鞋垫或鞋跟在短腿一侧适当垫高。如果长度差异较大,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肢体延长术或短缩术(在特殊情况下)。同时,还需要进行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以提高患者行走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十五、马蹄步态
- 特点
- 马蹄步态类似于踮脚尖步态,但更为严重。患者在行走时,踝关节处于极度跖屈状态,足跟完全不能着地,整个脚掌呈马蹄状。这种步态使患者行走困难,步幅极小,身体重心向前移,且容易摔倒。
- 与疾病关联
- 常见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未得到有效治疗、严重的跟腱挛缩、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影响到下肢肌肉,导致跟腱挛缩)等情况。
- 康复治疗意义
- 对于马蹄步态,治疗较为复杂。如果是跟腱挛缩引起的,早期可采用跟腱牵伸训练等物理治疗方法。如果挛缩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跟腱延长术。对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早期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非常关键,术后要结合康复训练,包括踝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以恢复正常的步态。
十六、蹒跚步态
- 特点
- 蹒跚步态表现为行走时身体左右摇晃,重心不稳,类似幼儿刚学步时的步态。患者的步幅小,行走速度慢,且容易失去平衡。这种步态可能是由于下肢肌肉力量不足、平衡能力差或者关节活动度受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行走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频繁调整脚步位置以维持身体平衡,双脚之间的距离也可能会不自觉地变宽。
- 与疾病关联
- 多见于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退变等原因,使下肢的运动功能下降。此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等)会影响到身体的平衡调节机制和肌肉控制能力,也会导致蹒跚步态。一些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晚期),当下肢肌肉严重受损,力量极度衰弱时,也会出现这种步态。
- 康复治疗意义
- 康复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进行。对于因肌肉萎缩导致的情况,要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如针对下肢的股四头肌、臀大肌、小腿三头肌等肌肉群的渐进性抗阻训练。从较小的负荷开始,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以增强肌肉力量。平衡训练是关键的部分,可利用平衡板、平衡垫等器材进行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感知能力和身体的稳定性。如果是关节退变引起的,除了肌肉训练和平衡训练外,还需要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蹒跚步态,除了上述康复训练外,还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进展,同时配合康复训练来改善运动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