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日常生活中,扁平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足部问题。它不仅可能影响我们的行走姿态和舒适度,严重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其他的足部和身体问题。那么,如何准确地测量自己是否患有扁平足呢?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多种扁平足的测量方法。
扁平足的测量方法
一、自测法
- 足印法 足印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自测方法。首先,将脚底沾水或者蘸上印泥,然后在一张白纸上站立,留下清晰的足印。观察足印的形状,如果前脚掌与后脚掌的印记断开,这表示足弓较高;若足印连在一起,但没有超过脚的中趾连线,属于正常足弓;而当足印超过中趾连线,且前脚掌和后脚掌的宽度几乎相同,那么就很可能是扁平足。另外,还可以通过测量足弓空白区与足印最窄区的比例来进一步判断。正常情况下,这个比例为2:1,当比例为1:1时,可能存在轻度扁平足,重度扁平足患者甚至没有空白区。也可以在足印的拇趾内侧缘到足跟内缘画一切线,正常足印的足弓空白区宽度与足印最窄宽度(实心)之比是2:1;轻度平足的比值为1:1;重度平足之比为1:2;重度平足无空白区。
- 观察法
- 外观观察:扁平足患者从外观上看,足弓会变浅甚至消失。让患者站立时,观察其足底较正常人更宽,足弓内侧没有凹陷。还可以从脚后侧观察,扁平足患者可能会有后跟外翻的情况。
- 步态观察:扁平足患者在走路、弹跳、负重时可能会伴有疼痛,而且步态可能会出现异常,比如外八字步态。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在行走时有这些表现,也需要警惕扁平足的可能。
- 足弓指数测量法 足弓指数也是判定平足症的一种方法。足长度是从跟骨后缘到最长趾的末端的长度,足弓高度是在关节0位时,从地面到舟骨结节间的距离。测量的正常足弓指数 =(足弓高度/足长度)*100 = 29 - 31,当指数介于29 - 25时,诊断为轻度平足,小于25时,则为较为严重的平足。
二、专业仪器检测法
- 仙库3D智能足测仪 患者站上仙库3D智能足测仪,1秒钟即可完成足部扫描检测。该仪器不仅可以准确判断是否为扁平足,还可以根据检测数据定制扁平足鞋垫。目前国内一些大型运动康复机构都在使用这种仪器。
- 足底压力分析仪 到专业的医院或机构,通过足底压力分析仪来进行检测。当足底整个踩到地面时,该仪器可以分析足底的压力分布情况,从而判断足部是否为扁平足。这种方法能够更精确地了解足部的受力情况,对于扁平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影像学检查法
- X线检查
- 检查方法:应在负重条件下摄足正侧位X线片,主要在足侧位片测量足弓的角度改变。
- 具体测量指标
- 距骨中轴线相关测量:沿距、舟、第一楔骨及跖骨长轴中心画一条直线,再于舟骨中央画一条与其前后关节面相平等的直线,并与每一条线相交叉。通常足弓两条线呈直角相交。若病变或韧带松弛发生在距舟关节,舟骨、第一楔骨及跖骨中轴线与距骨中轴线相互不连续,并在足跖侧形成角度,距骨中轴丝经过舟骨跖侧1/4处。如果韧带松弛出现在舟楔关节,距骨中轴线则位于第一楔骨的跖侧,而与舟骨中心的垂线直角相交。当通过舟骨中心的直线向前后延长,均位于距骨和第一跖骨的跖侧时,表明距舟和舟楔关节均有韧带松弛。
- 距骨跖屈角:沿足跖侧画一条水平线与距骨中轴线相交,正常值为26.5°±3.5°。当距骨有跖屈畸形时,这个角度会增加。
- 距舟背跖角:在负重的正位片上,沿舟骨远端关节画一平行线,再画一条距骨中轴线,两线相交所形成的内侧角称距舟背跖角,正常值为60° - 80°。此角小于60°表明有距骨移位。
- 其他角度测量:跟骨角(距跟后关节上缘和跟骨结节后上缘的连线与跟骨上关节面连线间的夹角),男性正常值为28° - 40°,女性为25° - 42°,跟骨角变小,提示有扁平足或跟骨骨折;角度增大,提示弓形足。内侧纵弓测量是从跟骨的最低点到距骨头的最低点作一条直线,再从距骨头的最低点到第1跖骨头最低点作一条直线,然后测量两条直线所构成的夹角,扁平足时内弓角增大;外侧纵弓测量是从跟骨最低点到跟骰关节最低点作一条直线,再从跟骰关节最低点到第5跖骨头最低点作一条直线,然后测量两条直线构成的夹角,扁平足时外弓角增大;横弓的前弓角和后弓角也有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扁平足时前弓角减小,后弓角减小。
- CT检查 对于X线显影存在疑虑的患者,CT检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三维CT能从多角度提供足弓的成角情况,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性解剖结构,鉴别骨性的畸形,同时还能够明确骨关节炎和其他骨的破坏程度和累及范围,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扁平足。
以上就是常见的扁平足测量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自测法简单方便,但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专业仪器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虽然更为准确,但需要到专业的医院或机构进行。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扁平足,建议及时前往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希望大家都能关注自己的足部健康,拥有良好的行走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