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步态异常

神经系统问题导致的步态异常调整手段

发布时间:2024-12-02
当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时,常常会引发步态异常,这不仅影响孩子的正常行走,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诸多不良影响。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系统且有针对性的调整手段来帮助孩子尽可能改善步态,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调整手段介绍。


全面准确的评估诊断

 
  1. 详细病史采集:
    专业医生首先会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完整病史情况。包括孩子出生时是否有早产、难产、窒息等异常情况,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对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损害;询问成长过程中是否患过脑膜炎、脑炎等感染性疾病,或者有无头部外伤史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引发神经系统问题进而导致步态异常的潜在原因。此外,还要了解家族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神经系统疾病遗传病史,以便从根源上判断孩子病情的可能成因,为后续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线索。
  2. 全面体格检查:
    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医生会着重检查孩子的神经系统功能,比如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意识水平,查看是否存在嗜睡、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测试孩子的肌力、肌张力情况,通过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像抬手、抬腿、弯曲关节等,感受肌肉收缩的力量以及肌肉紧张度是否正常,因为神经系统问题往往会导致肌肉力量减弱或肌张力异常,进而影响步态;还会检查孩子的深浅感觉,用棉棒轻触孩子的皮肤测试浅感觉,用小锤轻敲肌腱检查深感觉,感觉功能的异常也可能与神经系统病变相关,并且会对孩子的行走产生影响,例如,感觉减退可能使孩子在行走时难以准确感知地面情况,导致步态不稳。
  3. 针对性辅助检查:
    根据初步判断,会安排一系列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常见的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它能够清晰地显示脑部的结构,帮助医生排查是否存在脑部的先天性畸形、脑实质病变(如脑肿瘤、脑白质病变等)、脑血管异常等情况,这些都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步态异常;脑电图(EEG)检查对于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癫痫等脑电活动异常的疾病很有帮助,癫痫发作可能会影响孩子在发作期间以及发作后的行走状态;此外,对于怀疑有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或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情况,还会进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检查,评估神经冲动的传导以及肌肉的电生理活动是否正常,进一步明确病因。
  4. 步态分析:
    借助专业的步态分析设备或者在特定场地让孩子自然行走、跑步,从不同角度(如正面、侧面、背面)仔细观察孩子的步态特征。比如,注意孩子的步幅大小是否均匀,神经系统问题可能导致一侧肢体力量减弱或协调性变差,使步幅出现差异;观察行走时身体的晃动情况,由于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出现异常,孩子在走路时可能难以维持稳定的身体姿态,出现明显的摇晃;查看足跟与脚掌的着地顺序、肢体摆动的协调性等,这些方面的异常往往也与神经系统病变有关,通过详细的步态分析,可以准确把握神经系统问题对孩子步态造成的具体影响,为后续的针对性调整做好准备。


综合的康复训练方案

 
  1. 肌力训练:
    针对因神经系统问题导致的肌肉力量减弱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肌力训练计划。例如,对于腿部肌肉力量不足的孩子,可以先从简单的床上卧位训练开始,如让孩子躺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练习,缓慢地将腿伸直并抬高离开床面,保持几秒钟后再缓慢放下,每组可进行多次重复,随着能力提升逐渐增加组数和难度;还可以进行坐位抬腿训练,坐在椅子上,双腿交替进行伸直抬高动作,锻炼大腿的股四头肌等肌肉力量。当孩子具备一定基础后,再过渡到站立位的训练,像靠墙静蹲练习,背部靠墙,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依靠腿部肌肉力量维持姿势,以此增强腿部整体的肌肉力量,为改善步态提供有力的支撑,因为足够的肌肉力量是正常行走的基础保障。
  2. 平衡能力训练:
    平衡能力训练对于改善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步态异常至关重要。可以先从静态平衡训练入手,比如单脚站立练习,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先单脚站立几秒钟,随着训练次数增多,逐渐延长单脚站立的时间,也可以通过闭上眼睛单脚站立增加难度,锻炼孩子的本体感觉和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接着开展动态平衡训练,走直线训练是常用的方法,在地上用彩色胶带或者粉笔画出直线,要求孩子沿着直线行走,双脚准确落在直线上,提高孩子在行走过程中应对重心变化的能力,减少因平衡失调出现的走路摇晃、容易摔倒等异常步态表现,使步伐更加平稳、有序。
  3. 协调能力训练:
    由于神经系统问题常常影响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所以要着重进行协调能力训练。像手脚并用的游戏训练,在地上铺上画有手脚对应动作指示的图案(如左手对应向前伸,右脚对应向右跨一步等),孩子需要按照图案要求,用对应的手脚同时做出动作,手脚配合着一步步向前移动,通过这样的训练,锻炼大脑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协调指挥能力,避免在行走时出现手脚动作不协调、步伐紊乱等情况,让孩子的步态更加自然、流畅;还可以进行双人三足游戏,将两个人相邻的两条腿绑在一起,共同协作向前行走,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需要默契配合,调整步伐节奏,这对孩子的协调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有助于改善因神经系统问题导致的步态不协调现象。
  4. 姿势控制训练:
    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身体姿势控制对于优化步态十分关键。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孩子明白走路时头部要保持中正,目视前方,挺胸收腹,双肩自然下垂且放松,双臂自然摆动,并且要让脚跟先着地,再平稳过渡到脚掌,步幅大小均匀合适。在训练过程中,让孩子对着镜子练习,家长在旁及时提醒和纠正错误姿势,同时在日常活动中不断强化正确姿势的养成,从根本上改善因神经系统问题引发的不良步态姿势,使孩子在行走时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提升整体的步态质量。


药物治疗及其他医疗干预

 
  1. 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病因):
    如果孩子的神经系统问题是由特定的疾病导致,如癫痫发作影响步态,医生会根据癫痫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开具相应的抗癫痫药物,通过控制癫痫发作,减少发作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以及对孩子行走状态的影响;对于存在脑发育异常伴随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可能会使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像甲钴胺、脑蛋白水解物等,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改善神经功能,进而对步态异常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不过,药物的使用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家长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
  2. 手术治疗(必要时):
    在某些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情况下,如脑部存在可通过手术干预的结构性病变(如脑肿瘤、严重的脑积水等),经过详细评估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旨在去除病变组织、解除对神经系统的压迫或者改善脑部的脑脊液循环等,以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需要专业医生团队综合考量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预后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后谨慎决定,术后通常还需要配合康复训练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孩子的恢复,改善步态异常。


合理使用辅助器具

 
  1. 矫形器具:
    根据孩子的具体步态异常情况,可能会配备合适的矫形器具来辅助调整。例如,对于存在足下垂的孩子(因神经损伤导致踝关节不能正常背伸,走路时脚尖拖地),可以使用踝足矫形器,它能够在孩子行走时提供外力支撑,帮助踝关节维持在合适的功能位,避免脚尖拖地,改善行走姿势;对于有膝关节反张或者过度伸展问题的孩子,可使用膝关节矫形器,通过限制膝关节的异常活动范围,调整下肢力线,使孩子在行走时膝关节的运动更加正常,进而优化整体的步态。矫形器具一般需要专业人员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定制和适配,并且要按照要求定期佩戴,以保证其发挥良好的矫正作用。
  2. 助行器具(视情况选用):
    如果孩子的步态异常比较严重,行走困难,为了保障孩子的行走安全以及方便其进行日常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助行器具,如儿童用的拐杖、助行器等。这些器具可以帮助孩子分担一部分体重,增加行走的稳定性,同时在使用助行器具的过程中,结合康复训练,逐步提高孩子的行走能力,随着孩子身体功能的恢复,再视情况逐渐减少对助行器具的依赖。
 
儿童神经系统问题导致的步态异常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问题,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差异较大,调整手段也需要因人而异。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存在这类问题时,建议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的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或者康复医学科就诊,让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诊断,并遵医嘱采取相应的综合调整措施,切不可自行盲目处理,以免延误病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和综合运用多种调整手段,有望帮助孩子改善步态,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地回归正常生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31793号